办公网
ENGLISH
首页
基本概况
单位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
实验技术队伍
科研创新团队
首席创新团队
退休老师
招贤纳才
基地平台
试验基地
校设研究机构
校外合作基地
科学研究
学术进展
学术交流
成果转化
社会服务
科技特派员
农技推广
继续教育
对口支援
新闻动态
教科服务
人才培养
劳动教育
教学服务
科研服务
发展联络
国际交流
捐赠鸣谢
《新农村》
基本情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交流合作
交叉平台
试验基地
成果展示
外设研究机构
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茶韵千年,紫笋芳华·中韩茶人在浙江大学科技小院共话中国名茶
2025-07-04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喜报!我校桃种质资源圃被认定为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
2025-06-30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近日,由农业试验站余杭农业试验基地建设的浙江大学桃种质资源圃,荣获浙江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认定(第二批)。这也是自2022年浙江省首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认定工作启动以来,学校第一个被认定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据悉,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中心本次认定了16个省级种质资源库(圃)。浙江大学桃种质资源圃始建于2010年,由于土地性质问题曾搬迁过3次,现落址于杭州余杭区径山镇长乐村大将山地块,占地面积15亩,先后受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桃李品种选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资助。资源圃现收集保存了来自国内外桃种质资源307份,其中普通桃种质229份、油桃种质32份、观赏桃种质6份、杂交优系40份,目前已完成宜机化树形培养与果园机械应用建设。种质资源是保障种源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和种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种质资源库(圃)是保存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宝库,是开展新品种创制的摇篮。为切实发挥桃种质资源圃应有作用,农业试验站将围绕“保护、研究、利用、可持续”核心目标,聚焦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依托余杭农业试验基地,与果树学学科教师协同做好技术服务支撑与运行管理工作,为下一步申报国家级种质资源圃做好充分准备。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实践调研
2025-06-27
新农院试验站中文网
6月23日,由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团委书记王嘉悦老师带队、田佳沂等6名学生组成的“E起去当芯农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来农业试验站开展实践调研。农科创中心设施区智能温室调控、SAS栽培的作物轮作、植物三维形态数据的获取、智慧渔业循环水养殖等前沿技术,极大展现了浙江大学在农业领域跨学科融合的领先优势。在中心区域负责人沉浸式场景化、启发式的一路讲解下,学生们陆续走访调研了设施试验区、大田试验区以及生物育种试验实验室,近距离感受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生态,亲身体验了智慧农业的科技魅力。据悉,西北工业大学“E起去当芯农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依托电子信息学院技术优势,聚焦智慧农业发展,深入浙江杭州高校、智慧农业企业与田间一线,实地调研垂直农场、数字农田、农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实践。团队以“技术下沉+青年叙事”为传播路径,通过Vlog记录、科普课堂等形式,将现代农业理念传递至乡村与校园,致力于培养“懂代码、会种地”的复合型人才,以青年视角推动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现代化。
柯桥区王坛镇党委书记毛佳丽一行来访
2025-06-20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6月12日,柯桥区王坛镇党委书记毛佳丽一行来访交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试验站党委书记王建军、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孙崇德,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汪志平、聂鹏程,副研究员曹锦萍、谭瑗瑗等参加座谈交流。柯桥区王坛镇党委书记毛佳丽介绍了该镇总体情况。王坛镇近年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以党建为引领、以干群为合力,重点推进新质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体育等发展,期待与新农院和试验站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王建军书记对柯桥区王坛镇来访表示欢迎,他择要介绍新农院和试验站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实践、农业试验基地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实效。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立足王坛镇生态资源禀赋,就校地合作、产业发展、科研基地筹建等进行深入讨论。双方围绕如何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培育新型主体、加速数字赋能、推动绿色转型等方式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全链条体系展开充分研讨,推动生态农业转型发展。会前,毛佳丽一行实地考察了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详细了解基地建设及日常运行管理等情况。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杨新初赴南太湖研究中心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工作
2025-06-17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6月12日,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杨新初赴浙江大学南太湖研究中心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南太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徐海圣,副主任杨怡等参加调研。在蔬菜种子种苗创新团队示范基地(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杨新初详细了解新优品种甜瓜的培育技术和管理要点、樱桃番茄的智能化育苗设备等情况,随后听取了创新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叶红霞副研究员的工作进展汇报。蔬菜种子种苗科技创新团队围绕“品种→种苗→示范→推广”,主抓品种差异化发展,开展了新优品种引进筛选和自主选育、育苗技术研究等研究,项目实施期内已有2个瓜果品种通过国家新品种登记;通过引进全天候、智能化育苗设备和技术种苗培育的樱桃番茄,于2024年获得浙江省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甜瓜数字化嫁接育苗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篇。在循环渔业创新团队示范基地(运弘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杨新初询问了未来移动数字渔业车间各鱼池的品种、养殖密度、培育周期以及预期产量和后期销售等情况。循环渔业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徐海圣教授为推动传统渔业发展模式向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带领团队成员研究了淡水石斑鱼、笋壳鱼、似野结鱼(忘不了鱼)等品种的设施循环水养殖关键技术,优化了养殖尾水处理工艺,建立了全封闭设施循环水养鱼模式。杨新初对创新团队在推动创新成果向田间转移、向生产转化所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依托湖州市与浙江大学的市校合作,“1+1+N”农推联盟为湖州“三农”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下一步,希望通过南太湖研究中心市校合作平台,依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浙大实践,培育出更多具有湖州特色的种质资源成果,打造出更多在全国都“数得着、叫得响”的湖州品牌,为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更多“三农”力量。
我院团队乡村振兴案例获表彰 黄璐副研究员分享产学研融合创新经验
2025-05-30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5月28日,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六届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会在长沙召开。我院副院长李肖梁、副研究员黄璐代表参会,其中由浙江大学农业战略与乡村规划研究中心团队完成的《跨学科产学研平台 规划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案例获评典型案例,黄璐在会上作分享报告,基于乐清校地合作案例展示浙大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学术成果。本次交流会由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主办,湖南农业大学、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承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全国50余所高校的130余名代表参会。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持续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已有6个案例获评典型,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此次获奖案例彰显了浙大在跨学科产学研平台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浙大方案。今后,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将继续秉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宗旨,进一步深化跨学科产学研平台建设,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乡村落地生根。
全国农林高校教科基地服务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2025-05-16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5月15日至16日,我校成功举办全国农林高校教科基地服务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聚焦全面提升教科基地创新发展水平,强化其人才培养与科研支撑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智力根基与实践保障,激活全国农林高校教科基地创新发展引擎,推动其在新时代农业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来自全国29所农林高校教科基地代表100余人参会。本次研讨会得到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我校党委副书记黄翔峰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概况以及农科试验基地建设发展历程、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径等情况,并指出农林高校教科基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保障农林高校助力国家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实现农业强国战略 的前沿阵地,也是保障农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窗口。他希望各高校同仁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推动农林高校教科基地在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七所高校,以及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教科基地是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与会代表从其服务支撑新农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十五五”期间建设与发展、创新开展劳动教育等路径举措等方面,结合实践经验,分享真知灼见,剖析挑战、共谋对策、凝聚共识、激发智慧,前瞻谋划教科基地的体系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破解学科交叉与产业需求的协同难题,探索其在耕读传承、实践育人中的创新发展。我校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徐惠荣主持研讨会。我校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宋文坚作题为《改革创新,服务支撑新农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主旨报告。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在服务学校一体推进新农科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大局中,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知农爱农学农新型人才为核心,以公共科教平台集群建设为基础,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积极构建具有浙大特色的新农科发展服务体系,主动打造展示浙江大学农科发展的“金名片”、大平台和综合服务站,为农业强国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和战略人才引育提供基础支撑。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试验站党委书记王建军做总结发言,他指出农林高校教科基地是服务国家“三农”事业的重要支撑、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实践沃土。王建军书记充分肯定了与会高校的教科基地建设成果,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将农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同时提出五点期望:强化使命引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开放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基地发展活力。在分组研讨阶段,与会代表围绕教科基地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产学研协同深化、劳动教育学科互动、数智赋能信息建设等方面分专题展开深入探讨。分组研讨立足问题、直面挑战,战略谋划与务实举措相结合,汇总集成了一批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涉农高校教科基地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多维实践路径,彰显了涉农高校以教科基地为支点、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为农林高校教科基地提质增效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长兴农业试验基地和紫金港农业科技创新试验中心。
关于召开2025年全国农林高校教科基地服务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专题研讨会的通知
2025-05-14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发挥校友基金作用 激活老区乡村动能——浙江大学温州革命老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研修班在我院成功举办
2025-04-30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2024年11月27日,杭州沨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黄海燕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助力学校更好地加强学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加快打造一支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扎实推动温州市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在该基金的全力支持和资助下,经与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乡村振兴分会、温州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协商,我院牵头承办“浙江大学温州革命老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研修班”,这也是基金设立后第一个乡村人才培育项目。4月13日至18日,该研修班在我院顺利举办,来自温州市12个县(市、区)的革命老区重点村党组织书记和温州市老促会驻会人员共56人参加。开班仪式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厅长蔡元杰,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会长王蛟虎出席,我院党委书记王建军致词,温州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杨靠山主持。王蛟虎会长在动员讲话中,对学员们寄予厚望,强调要在思想武装、政策学习、基层治理和履行职责等方面全面提升自我,同时当好宣讲员、实干家、领路人、经营者,为老区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本次研修班学习主要采取课堂辅导、现场教学、实地考察、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展开,内容包括《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启示》《未来农业与未来乡村》《数字赋能与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专题报告,并赴有关革命纪念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现场教学,期间还举办了沙龙活动等。研修班特别注重实地考察学习,精心选择杭州周边六个示范村进行考察,让学员们沉浸式体验乡村振兴的多样路径。在余杭永安村,学员们目睹了“稻香小镇”如何通过片区化运营,将传统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禹上稻乡”品牌成为三产联动的典范。径山村的禅茶文化,让学员们领略了文化赋能的魔力,径山茶产业与抹茶文化的结合,不仅传承了文化根脉,更催生了蓬勃的“禅茶经济”。小古城村的民主协商机制,让学员们耳目一新,通过“四议六步”工作法,村民自主决策村庄事务,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不仅化解了基层矛盾,更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火星村土地整治的生动实践,让学员们看到了土地改革的巨大潜力,通过整合零散地块,引入种粮大户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解放了劳动力,为村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春光村的“赏花经济”,让学员们感受到了美丽经济魅力,依托自然景观资源,拓展樱花、桃花等主题节庆活动,不仅吸引大量游客,更带动了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发展。江东村的“乡村CEO”制度,让学员们看到了专业化运营的力量,通过引入乡村CEO打造“田城汇”共富项目,既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专业力量。期间,学员们认真观察、积极交流,深入探讨这些村庄成功背后的发展逻辑和可借鉴经验,认真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应用到家乡建设中。来自温州永嘉源头村的党组织书记、全国人大代表陈小静表示:“这次研修班让我收获满满,从中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和无限可能。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把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温州大地上生动实践。”学员们一致认为,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修路盖房搞建设,而是要唤醒乡村内生动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乡村建设与发展之中,引领广大村民探索适宜的发展道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为温州革命老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贡献力量。这场跨越山海的研修之旅,不仅为温州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也拓展了浙大校友捐赠资金助力乡村人才培育的公益培训新路子,更为全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浙大方案”。通过系统学习和实地考察,学员们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能力。温州市老促会也给予高度肯定,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各方合作,开展更多此类培训培育活动,为革命老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助力革命老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绽放新光彩。据悉,这也是温州市老促会首次借助社会力量和高校资源在浙大举办的首期老区重点村党组织书记研修班,今后我院将持续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培育工作。
安吉云上草原见证春日温情——新农院和试验站组织退休教职工开展“走、看、促”活动
2025-04-28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春意正浓,芳菲未尽。为丰富退休教职工文化生活,增进老同志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4月23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试验站组织近40名退休教职工,前往湖州安吉云上草原开展“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春游活动,让退休老师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青山绿水间,感受乡村振兴新图景。安吉云上草原景区位于海拔1168米的赤豆洋地块,是长三角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也是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窗口。早上八点从紫金港校区准时出发,历经了一段充满欢声笑语的车程,大家满怀期待地抵达了目的地。随后,乘坐观光缆车缓缓升起,穿越云层,便抵达了那片位于云端之上的云上草原。四月的云上草原,景色尤为迷人,春日暖阳下,竹林幽静深邃,千亩高山草原绿意盎然,杜鹃花海点缀山间,远处连绵的竹海与云霞相映成趣,引得老同志们频频驻足拍照留念。午间,大家在山上品尝了安吉特色农家菜,简简单单的两荤两素,让老同志们回忆起工作期间在田间地头奔走的岁月,众人畅谈起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往事,言语间满是对三农事业的深厚情感。下午自由活动中,大家有的漫步云端栈道,与高山美景相映成趣;有的结伴而行,在彩虹悬桥体验凌空飞步;有的俯身观察崖壁植被,寻找稀有植物;有的则围坐畅聊,为单位的建设发展、社会服务建言献策。夕阳余晖中,满载欢声笑语的返程大巴驶离云上草原。这场春日之约,不仅让退休教职工们在绿水青山间愉悦身心,更以独特视角见证了“两山”理念指导下的乡村巨变。今后,新农院和试验站将继续策划并组织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老同志们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激扬银龄风采,共赴时代新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领导一行来访交流座谈
2025-04-23
新农院试验站中文网
4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处长段莹丽一行2人来访调研交流。党委书记王建军、副站长宋文坚及相关机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会上,双方围绕新农院的建设思路发展定位、人才队伍管理模式、地方合作和农技推广、学科交叉会聚等工作展开了深入交流。段莹丽副处长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浙江大学涉农学科交流广泛,内容丰富,通过此次交流,为该单位谋划“十五五”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队伍建设新发展提供理念思路,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共促发展。
我院楼兵干老师为新疆巴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培训
2025-04-22
新农院试验站中文网
又是一年梨花开,香梨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梨火疫病(枝枯病)的防控工作不容忽视。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的邀请,我院楼兵干老师于4月15日在巴州“兵地联合”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现场会上,为参会人员作了有关梨火疫病(枝枯病)传播危害、发生分布、潜在风险与关键防控技术的培训,巴州州党委常委、巴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第二师铁门关市党委副书记、巴州林草局及巴州各县市的有关部门领导共40余人出席本次现场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院士一行来访交流
2025-04-17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4月16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院士一行到访我院并开展座谈交流。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我院院长喻景权院士热情接待黄三文院士一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我校科研院、农学院负责人,我院班子成员参与座谈交流。我院党委书记王建军主持座谈会。会上,喻景权院士简要介绍了浙江大学以及浙大农科发展的有关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通过基础研究强基、校地协同破题、学科交叉赋能等方式,有效推动农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相结合,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形成良性循环的乡村振兴支撑体系,“立足浙江、服务全国、走向世界”。黄三文院士介绍了本次调研主题及热科院概况。他表示,热科院作为世界热带农业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坚持高水平支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和热区乡村全面振兴。通过“一所对一县”行动方案,高效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并表示期待与浙江大学及新农院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会上,我校科研院农生环科研部部长泮进明、农学院副院长周艳虹、我院常务副院长王珂分别介绍了浙江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随后,与会人员围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农林科技推广与成果转化中涵盖的体制机制、人才引进、团队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事宜进行了充分交流。
“头雁”在浙大收获多多:受聘校友专家、被评优秀案例——多位“头雁”在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乡村振兴分会2025年会上受到表彰
2025-04-16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61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1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