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网
ENGLISH
首页
基本概况
单位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
实验技术队伍
科研创新团队
首席创新团队
退休老师
招贤纳才
基地平台
试验基地
校设研究机构
校外合作基地
科学研究
学术进展
学术交流
成果转化
社会服务
科技特派员
农技推广
继续教育
对口支援
新闻动态
教科服务
人才培养
劳动教育
教学服务
科研服务
发展联络
国际交流
捐赠鸣谢
《新农村》
基本情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交流合作
交叉平台
试验基地
成果展示
外设研究机构
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徐礼根参加“海绵城市”论坛
2016-11-15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1月12日,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和杭州市硅酸盐学会召开首届海绵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共同就浙江省海绵城市建设开展讨论。中心徐礼根副教授作“水岸生态护坡工程技术及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生态坡岸营建”报告,认为作为多山省份的我省各地市海绵城市建设,应秉承“治水先治岸,治岸先治山”的治理理念,并根据其主持的浙江省“五水共治”重大科技专项“河道生态护岸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阶段性科技成果,展示了自然、生态、柔性、通透的新型河道生态护岸方式的优点与效果。(徐礼根)
2016年度湖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出炉”
2016-11-1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1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组织召开了2016年度湖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评审会议,根据专家评分,确定推荐果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蔬菜瓜果生物育种创新团队和笋竹产业创新团队为2016年度湖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会上,中心主任徐海圣副教授介绍了湖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办法及2016年度创新团队的组织申报情况。各创新团队申报负责人围绕本团队基本情况、研发内容、技术方案及创新点等依次作了汇报。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材料,并进行质询和点评,从团队研究队伍结构合理性、主攻方向及与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相关性、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及创新性等进行了评分。来自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推中心、湖州市农办、市农业局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评审会议。(陆萍)
蔬菜产业联盟召开水生蔬菜技术培训会
2016-11-1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促进湖州市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和蔬菜轻简化技术推广应用,11月9日,浙江大学湖州市蔬菜产业联盟与湖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联合召开全市水生蔬菜生产技术和蔬菜轻简化技术培训会议,各县区农作(经作、粮经)站技术人员、种菜大户和蔬菜园区负责人共60人参加。浙江省农科院陈建明研究员和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胡美华分别作“水生蔬菜生产新技术”和“蔬菜轻简化生产技术”专题讲座。陈建明讲解了当前适合我省推广的莲藕、茭白、菱角、慈姑、芡实等水生蔬菜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新技术,藕田、茭田套养鳖、鱼、鳅技术,水-水轮作、水旱轮作模式,及水生蔬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等。胡美华则分析了我省蔬菜产业面临形势,针对当前存在的蔬菜生产成本高、用工难等问题,讲解了机器换人的应用环节、生产实践与使用效果,提出了推广蔬菜轻简化技术的对策与建议。(叶红霞)
徐礼根参与的治沙项目通过青海省科技厅鉴定
2016-11-10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徐礼根副教授与绍兴娄志平等农民组成治沙团队,利用研发的治沙新材料和新技术与青海省专业治沙机构联合,在沙害严重的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实施了“高海拔地区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该成果日前通过了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在风沙侵害特别严重的200多亩野外试验场,项目组布设的“高立式等腰三角型网笼+铺地式U型网垫”沙障成功地拦截了风沙,并固定了沙丘,使沙丘只会升高而不再水平位移,为随后的沙地绿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形成了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治沙新模式,丰富了高寒沙区工程治沙的新材料和新技术,拓展了沙障材料,加快了治沙进程,降低了固沙成本,提高了防风固沙综合效益,为青藏高原治沙提供了技术支撑。图1:浙江治沙团队在青海现场,示团队发明的高立于沙丘沙脊之上的高立式等腰三角型网笼沙障成功地拦截了风沙并固定了沙丘,随着网笼的不断提升使沙丘只会升高而不再水平位移。图2:高立式等腰三角型网笼沙障良好的拦沙、固沙效果。图3:“高立式等腰三角型网笼+铺地式U型网垫”沙障的机械拦截与沙蒿、柠条的植物固定相结合,为流沙固定和沙地绿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徐礼根)
我院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
2016-11-10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1月5日至9日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举行。本届主题是“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展会根据行业设置了六个展区,国家教育部在B区设立了国家教育部展区,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组团参加了成果展示活动。我校新农村研究院及农推中心派人参加了科技成果博览会。(梁建设)
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西北农大成立 我校被聘为首届常务理事
2016-11-10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1月5日,由西北农林大学和浙江大学等联合倡议发起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大学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出席大会并为联盟揭牌。来自我国与俄罗斯、中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丝路沿线12个国家5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25名代表参加大会。我院也派出代表出席会议。首届联盟主席由西北农林大学担任,我校被聘为首届常务理事单位。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自愿加入的非政府、非盈利的开放性、国际化的多边合作平台。联盟以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宗旨,致力于推动成员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文交流、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促进沿线各国农业教育科技领域互惠互利、融通发展。联盟将定期举办“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鼓励各成员在联合建立教育科技机构、技术推广基地、成果转移平台和文化传播中心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广泛的实质性合作。(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办公室)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
2016-11-09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更好地推动青年教师的发展,了解中心新进教师的动态,促进学科交流交叉,11月7日下午,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会议室召开了新进教师座谈会,中心2014年以后进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8位青年教师均参加了座谈。中心副主任宋文坚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宋文坚副主任首先向各位青年教师简单介绍了中心有关人事工作的最新政策和动态,希望各位教师围绕入职以来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定位,畅所欲言。随后教师们围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等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宋主任针对公益性工作分类、考核办法部分条例、职称晋升条件、研究生招生条件等青年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了回答解释,并希望各位青年教师今后能围绕农业推广主题,加强交流合作,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座谈结束,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本次座谈会为他们理顺了思路,使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为清晰,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交流。(谢怡凡)
生物种业与植物生产部教师赴台州市三门县科技下乡
2016-11-09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1月3日-4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宋文坚、生物种业与植物生产部主任汪炳良邀请了农学院陈力耕教授,并带领中心龚淑英、刘永立、王人民、胡东维、范方媛等七位教师,一行10人赴台州市三门县科技下乡,并对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门分中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座谈。11月3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与短暂的休息后,全体教师在三门县农业林业局局长程观顺、副局长俞明全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位于健跳镇赤礁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三门县鑫达鸭蛋养殖场)、位于健跳镇前潭村的省级千亩单季晚稻高产示范片、位于花桥镇上旺村的有机柑橘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位于浦坝港镇跃进塘村的三门县富达果蔬电商及培训基地,并参观了沈园休闲生态农庄。各基地负责人为到访教师详细介绍了基地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各位教师在实地察看后,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对基地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并对有关基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11月4日上午,参加活动的教师在三门县农业林业局会议室与三门县种子管理站、特产总站、植物检疫站、农技推广总站、人教科、农技110信息中心等部门的农技工作人员和涉及柑橘、果蔬、茶叶、水稻等11家合作社理事长进行了座谈交流。会议由三门县农业林业局副局长俞明全主持,局长程观顺、副局长林后来参会并发言。会上,俞明全副局长首先介绍了三门县农林牧渔等产业现状,并请三门县农业林业局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为参会人员演示了三门县智慧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随后,参会的农技工作人员和各合作社负责人纷纷发言,针对各自产业提出了在种植、生产、销售、推广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教师们耐心聆听并认真记录,并结合自身专业、参考前一天实地考察时看到的情况,对农技工作人员及各合作社负责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座谈会气氛非常热烈。期间,刘永立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门分中心主任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五点想法:一是调整三门县整体种植结构;二是调整水果种类结构;三是做好新品种引进与标准化栽培及推广工作;四是做好品牌建设与营销工作;五是做好培训工作,发挥出技术推广的桥梁作用。最后,三门县农业林业局局长程观顺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宋文坚做了总结发言。程局长对到访专家表示了感谢,并期待今后能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门分中心这个平台,与浙江大学在农业技术、经营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更多密切合作。宋文坚副主任首先对三门县农业林业局对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的支持与精心组织安排好本次活动表示感谢并提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多层次交流沟通,三门区域分中心层面不但要做好技术推广,还要做好顶层设计,并顺应农业大联合的趋势做好进一步的工作交流与业务对接;宋主任最后指出,根据林后来副局长提出的“技术需求怎么对接、生态循环农业怎么提升、新型农民怎么培养”这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门分中心这个平台建设的更好,针对三门县农民及政府的需要,共同协作寻求新型农民培训的“三门模式”。这次科技服务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门分中心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教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板。 (谢怡凡)
畜禽产业联盟召开第三次工作例会
2016-11-0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进一步推进联盟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11月4日,湖州市市畜禽产业联盟在农科院召开2016年度第三次工作例会,交流经验,查漏补缺,落实工作。省、地专家共20多人参加。组长余东游教授主持会议。省级专家、县区分联盟专家代表交流汇报了今年各自工作情况。今年畜禽产业联盟在技术培训、蹲点指导、科技攻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在专家参与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日志记载、信息上报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大家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省级专家组组长余东游教授按照总联盟工作要求和年初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再部署再落实,要求大家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出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余东游)
楼兵干为省植物检疫培训班上课
2016-11-07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0月31日至11月3日,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举办植物检疫培训班,来自各市、县专职植物检疫人员共80余人参加,我院教师楼兵干受邀分别作了题为甘薯茎腐病、西瓜果斑病、梨树病害和黄瓜绿斑驳病等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的专题报告,受到植物保护检疫局和学员的好评。(楼兵干供稿)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召开2016年度工作会议
2016-11-07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0月31日下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6年度工作会议在紫金港校区农生环C座814室召开。农推中心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三办三部负责人、正高职称教师共23人参加会议。中心副主任宋文坚主持。会上,宋文坚通报了浙江大学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主要内容。鲁兴萌引用最近一次聘岗数据进行演算对比分析,并结合之前征求全体教师意见时收到的反馈,对《农业技术推广岗位(I类)考核办法(2016年征求意见稿)》、《农业技术推广岗位(I类)公益性工作考核办法(2016年征求意见稿)》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教学类工作考核细则(2016年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解释与剖析。会议气氛热烈,与会教师针对文件中部分内容提出了建议与补充。(谢怡凡)
中心教师赴南浔调研桑基鱼塘旅游价值
2016-11-02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6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农推中心黄凌霞老师带领研究生周逸斌、孟留伟、杨良一行赴湖州荻港渔庄进行桑基鱼塘旅游价值的调研工作。桑基鱼塘是我国蚕桑产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受到很大冲击。本次调研旨了解桑基鱼塘的现状,保护中国桑基鱼塘文化,充分挖掘桑基鱼塘经济价值,进行主题为“桑基鱼塘旅游意愿与文化价值调查”。调研工作在湖州荻港渔庄进行,受到了当地的欢迎。虽然下着雨,来当地游玩的旅客依然络绎不绝,在听了关于桑基鱼塘的介绍后,游客们纷纷填写调查问卷,对同学们的工作表示了支持。(黄凌霞)游客们在认真的填写调查问卷
农硕班学生赴正兴牧业公司参观学习
2016-10-2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10月23日,在中心副主任宋文坚和班主任王新霞带领下,我院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29位同学和农业创新与创业联盟部分成员赴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畜禽种苗核心工程“波尔山羊繁育基地”和省一级种羊场。在董事长助理罗兴明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奶牛日常“起居室”、饲料间、挤奶厅,还参观了种猪场、湖羊种质研究基地等。参观后的交流活动更是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公司董事长用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正兴发展的艰辛过程和他们那辈人的敬业精神,以及科技在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教导同学们要爱国爱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科教兴国责任。通过活动,同学们对畜牧养殖有了了解与认识,也通过参观取得的成果,对自己专业多了一份信心,同时也对科技兴农多了一份责任感。(王新霞)
广西忻城县县长李朝晖来院洽谈合作
2016-10-25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0月19日上午,广西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县长李朝晖率副县长李耿、县政协副主席王爱星、县政府办公室、招商局、农业局等部门负责人一行9人来院商谈科技合作与产业扶贫事宜。常务副院长张国平、农推中心副主任宋文坚、石伟勇教授等参加了座谈会,并对拟实施项目进行了接洽。县长李朝晖介绍了忻城县情况。忻城县地处广西中部,地域面积2542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国家新一轮贫困开发重点县,传统上是以农为主的农业弱县,主要农作物有蚕桑、甘蔗、玉米、水稻等。李朝晖希望通过和浙大合作,引进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组建科技合作和扶贫团队,对现有农业进行全面提升和提质;共建农业高新示范园区,共同打造广西乃至国家级农高园区。张国平介绍了学校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县长李朝辉的希求做了明确回应,全力支持忻城县的脱贫攻坚战,可以先走小步,先建若干个农技推广联盟,帮助开发特色水果“百香果”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共建农业示范园区。石伟勇教授等就前期具体合作内容进行了对接和商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办公室)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60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3
/
11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