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网
ENGLISH
首页
基本概况
单位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
实验技术队伍
科研创新团队
首席创新团队
退休老师
招贤纳才
基地平台
试验基地
校设研究机构
校外合作基地
科学研究
学术进展
学术交流
成果转化
社会服务
科技特派员
农技推广
继续教育
对口支援
新闻动态
教科服务
人才培养
劳动教育
教学服务
科研服务
发展联络
国际交流
捐赠鸣谢
《新农村》
基本情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交流合作
交叉平台
试验基地
成果展示
外设研究机构
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叶均安研究员等赴海盐县开展湖羊养殖技术服务
2012-06-2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6月25日中心教师叶均安研究员、张京平副教授会同海盐县农经局、科技局、畜牧局干部调研、指导海盐县湖羊养殖产业。重点考察了海盐通元镇丰义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来,由于羊肉价格逐年上升,湖羊产业发展前景趋好;海盐县现有存栏湖羊近8万头,但在湖羊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饲料资源紧缺,曾发生因饲料供给不足导致湖羊养殖企业倒闭事件,因此,湖羊产业面临的问题引起海盐县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海盐县年种植水稻、小麦、油菜面积分别达到24万亩、14万亩、7万亩,产生的秸秆达67万吨左右,因没有合适的利用途径,导致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叶均安研究员提出:通过引入优质湖羊公羊、实施人工授精技术,提升当地湖羊种质;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废弃秸秆资源作为湖羊养殖中的主体饲料,建立粗饲料供给体系;完善湖羊日粮的营养平衡,提高湖羊养殖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获得了当地管理干部及养羊专业户的认可。
西北农林大学钱永华副校长访问农推中心
2012-06-2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6月25日,西北农林大学钱永华副校长及人事处两位副处长访问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推中心鲁兴萌主任和宋文坚副主任参加了交流。双方交流了高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具体管理措施等相关事宜,重点在队伍规划、人才引进、考核导向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双方从对方在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该次交流将为推进学校农推队伍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行全体教师大会
2012-06-27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6月21日下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2年第二次全体教师大会在紫金港校区农生环组团C102报告厅举行。农推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教职工4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鲁兴萌主任主持。 会上,中心副主任宋文坚向与会教师作了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在过去的半年中,中心在各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是不断完善内务管理,推动中心工作有序开展:中心网站建设初步完成,定期召开中心办公会议,组织中心全体教师赴基地参观学习,汇总中心教师公益性工作总结,增强内设机构人员配备,有序推进《新农村》杂志社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与省农办合作办刊,与学校有关部门协调联系,完成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调整、职称晋升条件申报等工作。二是围绕重点领域,突出中心工作亮点:与湖州合作成效明显,顺利召开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工作会议和湖州“两区现场会”,中心主抓的农业产业推广联盟获高度肯定,湖州农民学员合作深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有新进展,顺利完成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个项目“东南沿海地区大学农技推广技术集成与示范”申报工作;锡山合作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再创佳绩,汪炳良、汪自强、楼兵干、叶明儿、舒妙安等五位教师获得“第八批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三是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拓宽中心工作领域与影响力:主任带队调研,推动各地农推分中心工作;签约合作共建海盐农推分中心;与嘉兴农科院合作,探索全日制农推硕士实习基地建设;发挥各方积极性,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 随后,鲁兴萌主任作了题为《强化内涵,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对中心的定位与目标、现状与方向、构架与内容作了重要阐述,指出要在强化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内涵,协同发展。鲁兴萌主任在讲话中同时强调了要在今后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增加数量,加强年轻队伍和外延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紧抓队伍质量,确保一批有良好学术基础、热爱农推事业的教师加入到农推队伍中来。
徐礼根副教授在“2012全国矿山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交流会”
2012-06-20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由中国金属矿业协会、中国矿山安全生产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全国矿山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交流会” 于2012年6月15日~19日在杭州召开。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徐礼根副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了“重金属矿山露天采场和堆场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技术探讨”的报告,以工程实例图片展示了浙江大学及其合作单位在极难绿化的露天采石矿山高陡硬岩边坡、公路大型高陡山体水泥锚喷边坡、硫铁矿泛酸边坡、重金属矿山堆场边坡上进行植被重建所取得的前期成果,介绍了由浙江大学主持,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 、 湖州鹿山坞矿业有限公司 、郴州丰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合作,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型有色金属基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工作思路,并期待着与重金属矿山企业合作、由浙江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共建重金属矿山露天采场和堆场边坡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和好评。
中心马有智副教授赴湖州指导生猪养殖
2012-06-1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近期,中心教师、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畜牧产业联盟专家、湖州农民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指导教师马有智副教授到湖州市规模化养猪场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 首先在湖州农民学院菱湖教学点领导陪同下,考察了菱湖金篷生猪饲养场。马教授全方位考察了场内种猪、产房、保育等各个饲养车间,认真听取了赵火江厂长对饲养整体情况的介绍,对保育车间饲养管理提出了改进建议。在商品猪饲养车间,针对赵厂长提出的个别仔猪在40~50日龄时被迫淘汰的问题时,马教授对饲养车间内现有的两只即将被淘汰仔猪的状况进行了仔细检查,指出这种情况是由于疫苗接种不均匀造成的,并建议在以后疫苗的接种中要注意全面性。 随后,在湖州市经济开发区杨家埠镇相关农技专家的陪同下,考察了湖州市经济开发区飞港养猪场。马教授全面考察了该养猪场的生猪生产情况,针对疫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实用的疫病防治方法。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马有智)
浙江大学主办的《新农村》列入201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2012-06-1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近期,新闻出版总署、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公布了201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我省《农村信息报》和《今日浙江》、《幽默大师》、《中国钢笔书法》、《浙江画报》、《山海经》、《小爱迪生》、《婴儿世界》、《少年作家》、《天下网商》、《新农村》等11种报刊列入浙江省2012年农家书屋重点报纸期刊推荐目录。 “推荐目录”是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201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的通知》要求,综合考虑出版物的质量、价格、适用性等多种因素,经浙江省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专家评审小组的认真筛选,在全国申报的各种出版物中,共选出图书3900种、音像制品531种、报刊216种,出版物内容涵盖了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等类别。农家书屋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实施的强农惠农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文化强省建设,是纳入“十二五”规划的文化惠民工程,是新闻出版系统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的政府工程。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农家书屋22682家。 《新农村》是一份由浙江大学主办的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科普期刊。她创刊于1983年,以“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人才,建设新农村”为办刊宗旨。创刊29年来,她竭诚为科教兴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新农村》被列入农家书屋重点期刊推荐目录,充分肯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用价值。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考察瓜菜品种,谋划产业发展
2012-06-0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6月7日,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蔬菜产业联盟召开了湖州市甜瓜等瓜菜新品种考察品尝观摩会,来自省地及全市各县区农业系统有关技术人员、瓜菜园区负责人共4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考察了吴兴区移沿山农业园区、湖州市农科院瓜菜试验基地、南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地的西甜瓜新品种展示基地、哈密瓜新品种、番茄新品种,以及现代化瓜菜育苗中心等,并品尝了部分西瓜、甜瓜、番茄新品种。在瓜菜品种考察、品尝后,与会代表在南太湖现代农业园区参加了湖州市瓜菜产业发展研讨会。研讨会由湖州市蔬菜首席专家金永祥研究员主持,湖州市、县、区及有关园区共5位代表,针对当前西甜瓜、樱桃番茄等瓜菜生产中应用的品种及栽培技术问题、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开展了热烈讨论。湖州市蔬菜产业联盟核心成员、浙江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推广研究员以及湖州市蔬菜产业联盟省级专家组组长汪炳良教授到会指导。省地专家详细分析了浙江省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并将湖州市甜瓜产业与省内嘉善、台州等地的甜瓜产业进行了比较,认为湖州市甜瓜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立地条件、栽培习惯、市场行情等方面分析,湖州市的甜瓜产业应从甜瓜果实品质方面做文章,提出了全天候育苗设施和技术、湖州市甜瓜产业的立足点――精品甜瓜产品生产,并从品种、育苗及栽培技术创新、产品包装等方面打造湖州市甜瓜产业品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本次研讨,明确了湖州市甜瓜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对推动湖州市精品瓜果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嘉兴市农科院领导班子来中心交流访问
2012-06-0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深化院校合作,科学谋划,合力推进嘉兴市城乡统筹试点工作,嘉兴市农科院院长程旺大、院党委书记沈卫锋、副院长顾掌根一行5人于2012年5月30日来我校交流访问,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张国平主任、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宋文坚、农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建明热情接待了来宾。首先张国平主任对嘉兴市农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来我校交流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回顾总结了双方近年来的合作成效,嘉兴市农科院层次高、光环多,在地区一级农科院所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与声望,同时指出未来竞争将更为激烈,新一届班子任务艰巨。随后结合学校“2011协同创新计划”,将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单位合作力度,推动地方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嘉兴市农科院与浙江大学定期开展“博士青年学术论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增进学术交流,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尤其在农业推广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可进一步加强合作。程旺大院长充分肯定了张国平主任的建议同时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充分赞赏了浙大的深厚底蕴和师资力量,农科院将把浙江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的主流来源,并希望能在与浙江大学原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入合作。最后,双方重点在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学术交流、重大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交流磋商并达成一些初步意向。农业生命环境学部教育秘书吴晓谊、农学院研究生科科长袁熙贤等也参加了会议。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就联合申报项目、全日制农业推广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落实、规范管理与嘉兴市农科院达成了合作共识。
无锡浙大生物农业技术产业化创新中心-“水稻生物育种及产业园建设”项目通过无锡市科技局组织的中期检查
2012-06-0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6月1日,无锡市科技局组织了无锡市财政局和锡山科技局的有关专家对无锡浙大生物农业技术产业化创新中心承担的“水稻生物育种及产业园建设”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专家组认为项目实施一年半来,已基本完成了中期项目指标要求,项目进展顺利。无锡市锡山区农林局张锦标局长、蒋红梅副局长及“水稻生物育种及产业园建设”项目组长舒庆尧教授,成员崔海瑞、傅俊杰、汪自强、黄建中等老师参加了项目中期检查汇报会。 项目的主要阶段性成果有:已经形成了水稻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以及水稻产业化发展的设施、技术平台;项目以浙大科技人员为研发主体,通过引进、聘用和合作研究等途径形成了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已配置浙大教师11人参加本项目,其中教授7人,项目常驻教授3名;客座研发人员6人,通过招聘引进硕士等6人;项目实行公司总经理负责制,浙江大学技术负责人及其课题组成员负责该技术研发和转化的技术指导,在海南岛浙江大学和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水稻南繁基地和无锡浙大生物农业研究中心种植了近6000株水稻花培苗,开展加倍单倍体品系选育和评价;对加倍单倍体植株进行高钙、富锌栽培管理和性状筛选,聚合重要农艺性状,以培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同时探索水稻新品种培育技术规程;在海南配了26个杂交新组合用于水稻花药培养,已接种1.3万枚花药,大部分已经生长出愈伤组织并开始转入分化培养基中生长。现已开发出了四个水稻新品种,其中紫兴101抗病性好,品质优,主要米质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米标准,目前已经进入生产示范阶段。 (浙江大学农推中心 汪自强)
叶均安等老师赴丽水开展肉羊饲养技术培训
2012-06-0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5月29日,丽水市农业局在丽水举办“丽水市新型养羊产业主体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应丽水市农业局的邀请,农推中心叶均安研究员、动科院林嘉老师赴丽水开展了技术讲座,分别讲授了<肉羊营养与粗饲料供给技术>以及<山区科学养羊>等方面技术。参加培训的有50余人,分别来自丽水各县(市、区)规模羊场带头人、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其他有投资发展意向的创业者。参加培训的各位学员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获益匪浅。通过技术培训,对提升丽水市规模羊场、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培养新型养羊人才,促进丽水市山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山西省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在杭州成功举办
2012-05-2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在动科院刘建新团队与农推中心的组织下,浙江大学岗位科学家团队与山西雁门关试验站团队合作,于5月15-16日在杭州联合举办了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参加学员包括来自山西个地市畜牧兽医局分管领导、技术负责人、主要奶牛养殖企业负责人和一线技术人员共120多人。培训班邀请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袁耀明经理、奶牛体系办曹志军博士、刘建新教授、叶均安教授、正兴牧业叶宏伟经理等分别作了“奶牛生殖保健、科学养殖、信息化管理、养殖档案规范等”、“国内外奶牛产业发展趋势及标准化养殖相关技术”、“粗饲料资源开发与饲料储存及品质保证技术”、“奶牛日粮营养平衡配合技术”、“规模奶牛场环境控制与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并组织学员参观了正兴牧业公司板桥奶牛场。通过培训,学员们反映获益匪浅,南方地区奶牛生产中采用的精细管理等实践,给学员们启发很大。浙江大学岗位科学家刘建新及其团队主要成员,山西雁门关试验站白元生站长及团队主要成员参加了培训班;山西省畜牧兽医局张光文副局长以及有关领导参与了培训班,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戴旭明副局长到会看望了培训班全体学员。 (浙江大学农推中心 叶均安)
院士助力联盟 发展多元蚕桑
2012-05-2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及时了解当前国际国内蚕业现状,准确把握蚕业发展方向,促进湖州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湖州蚕桑产业发展层次,2012年5月25日,应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蚕桑产业联盟、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湖州综合试验站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蚕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专程到湖讲学,为全市蚕业界科研、技术人员与相关产业代表举办了一场学术报告会。共有70余人聆听了向院士的学术报告。 向院士首先对湖州作为蚕业发祥地为世界蚕业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围绕蚕丝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传承中的重要地位、蚕业科技发展与变革、国家蚕桑产业战略调整以及以家蚕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代表的现代蚕业科技成果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作了精彩的报告。同时,对湖州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蚕业文化的传承保护、先进技术优势的发挥、经济发达地区传统蚕桑产业的改造、桑蚕为主多元发展的高效产业发展途径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蚕桑产业联盟 吴怀民)
中心蚕桑联盟专家赴湖州考察
2012-05-2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目前湖州春蚕普遍已进入五龄期,即将迎来上蔟的关键时刻。为指导蚕农做好上蔟前准备工作和蔟中管理工作,同时了解今年春蚕饲养的总体形势,中心蚕桑联盟专家团队成员黄凌霞老师于近日赴湖州吴兴区和德清县,会和联盟地方专家,前往农户家中考察和指导。 18日上午,在地方专家团队成员费文妹和朱欣芳的带领下,黄凌霞老师一行来到吴兴区的八里店镇和织里镇的多位农户家中,观察了五龄期蚕的生长和健康情况,仔细询问了饲喂、消毒和清洁等工作上的细节,提醒了上蔟之前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并赠送了《蚕桑通报》等信息资料。根据了解,虽然近阶段气温相对偏低,阴雨天气频频,但大多数蚕农的春蚕总体形势较好,仅少数发生僵蚕情况。下午一行人参观了“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湖东村蚕桑规模生产基地”,该基地占地1100多亩,有全市面积最大的良种桑园,并被评为全省规模化种桑养蚕的示范基地,初步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日黄凌霞老师一行前往湖州市德清县考察,与中国蚕业研究所赵巧玲研究员一起,在当地专家德清县经作站金杏丽副站长的带领下,前往农户家中了解和指导。同时参观了盛兴蚕桑专业合作社、天蚕蚕桑专业合作社和千思蚕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以丝棉加工为主,是生产蚕丝被的重要中间环节。蚕丝被产业是蚕桑生产中近年来新兴的产业,通过对不能用来缫丝的下脚茧的回收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维持蚕桑生产的规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浙江大学农推中心 黄凌霞)
浙江大学农推中心主任鲁兴萌教授来湖调研桑基鱼塘生态系统
2012-05-2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浙江大学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浙大-湖州蚕桑产业联盟首席专家组组长鲁兴萌教授近日专程来湖调研颇具湖州地方特色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鲁兴萌教授在湖州蚕桑蚕业联盟地方专家组组长楼黎静、秘书长吴怀民等陪同下实地考察了位于南浔区菱湖镇射中村的“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菱湖桑基鱼塘教育基地”。在与菱湖镇政府、农业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中,鲁教授对古老传统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提出了指导意见,并与当地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浙大将把菱湖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作为该校的教育示范基地,当地政府将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提供保障。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60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0
/
11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