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网
    • ENGLISH
  • 首页
  • 基本概况
    单位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 实验技术队伍 科研创新团队 首席创新团队 退休老师 招贤纳才
  • 基地平台
    试验基地 校设研究机构 校外合作基地
  • 科学研究
    学术进展 学术交流 成果转化
  • 社会服务
    科技特派员 农技推广 继续教育 对口支援 新闻动态
  • 教科服务
    人才培养 劳动教育 教学服务 科研服务
  • 发展联络
    国际交流 捐赠鸣谢
  • 《新农村》
    基本情况

首页资讯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 交流合作
  • 交叉平台
  • 试验基地
  • 成果展示
  • 外设研究机构
  1. 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 中心陈安国教授为全省规模猪场的技术骨干作专题报告 2013-01-2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中心教师陈安国教授于2013年1月5日在金华豪森假日酒店举办的《大北农畜牧业智慧论坛》上,给来自全省各地的规模猪场共300多位技术骨干作了《规模猪场源头减排关键技术探讨》专题报告,详细讲解了当前规模猪场所面临的困境、从动物营养与调控途径减排、从养殖设备与设施优化途径减排和应用新型养殖模式减排等关键技术,并进行了现场答疑互动。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陈安国)   
  • 中心朱金文副研究员为长兴农技人员培训 2013-01-2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近年来,湖州地区苗木产业发展迅速,长兴等地的苗木基地面积超过了20万亩,已成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但是,一年四季苗木地杂草危害十分严重,人工除草的成本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12月12日,湖州地区花卉苗木产业联盟邀请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药所 朱金文副研究员,在长兴县泗安镇为长兴、德清、安吉等地林业技术人员和苗木种植大户60多人举办了“苗圃地化学除草培训班”,并发放了技术资料。学员们感到收获很大,并期望今后开展进一步的项目合作和示范推广工作。    (农推中心 朱金文)
  • 下基地 到田头 谋划新年工作 建设“美丽中国” 2013-01-17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 ―记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2013年工作研讨会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专章论述了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为我部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执行好教育部“东南沿海地区大学农技推广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根据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2013年的工作计划, 1月11日-12日,我部教师赴江苏锡山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华西村和湖州南浔调研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校地合作以及农技推广“1+1+N”模式,商讨本部门2013年的工作重心。农推中心宋文坚副主任到会指导。我部教师首先参观了锡山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听取中心首席专家农学院舒庆饶教授和我部傅俊杰副研究员的介绍,中心是锡山区政府与浙江大学2010年在无锡现代农博园内共建的全市首个生物农业研究中心,重点在生物农业领域与锡山区开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孵化和示范推广等工作。随后,考察了无锡现代农博园的鼎汉(台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和新春园艺凤梨生产基地。12日上午,我们前往“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取经学习,实地参观了华西村与浙大合作的实验基地。下午,到湖州南浔鼎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渔达果蔬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了农技推广联盟“1+1+N”模式以及精品园区建设等事项。经过实地考察和大家商议,明确了我部2013年的工作重点,大家一致达成以项目为核心的团队合作模式以及定期工作汇报的例会制度。“下基层,到田头”,拓宽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了校地间的沟通,为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   (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  毛碧增供稿)           
  •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物种业部与淳安对接研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2012-12-2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12月25日-26日,学校农推中心生物种业部组织全体教师赴淳安县,与淳安县农业局对接,研讨淳安现代农业生态发展。淳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方必盛主任、淳安县农业局储苏银等局领导及农业局相关职能部门干部、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农推中心袁康培副主任到会指导。研讨会由淳安县农业局储苏银局长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淳安县的基本情况和淳安农业发展概况,提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随后校农推中心袁康培副主任简要介绍了学校农推中心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服务地方的举措。之后生物种业部与会教师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结合淳安县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参加会议的企业代表还就食用菌循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对接、讨论;水果协会的代表就枇杷加工、水蜜桃裂果等问题提出了需求;蔬菜合作社代表询问了茄子等蔬菜病害防治的技术及措施;其他代表也就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发展问题与教师进行了对接。最后淳安县政府办方必盛主任作了总结发言,他对农推中心主动服务淳安、与基层实现对接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通过本次研讨,对淳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浙大农推中心的合作,共同推讨在淳安建立农推分中心的可行性,并尽快推进、落实。 (浙江大学农推中心  陈再鸣供稿)??
  • 浙大-湖州蚕桑产业联盟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 2012-12-19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了总结交流2012年浙大-湖州蚕桑联盟工作,布置下一年工作任务,12月17日在湖州市天煌大酒店召开了年内第四次联盟工作例会。省首席专家与市地方专家代表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联盟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鲁兴萌主持。  鲁主任首先对院校专家一年来的联盟工作作了总结。他介绍了院校专家的总体情况,按照申报实施科技项目、研究转化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情况逐一对照《十大主导产业联盟高校院所专家组工作目标考核评分表》和院校专家的实际工作进行了自评打分。随后,三县两区的本地专家分别总结了本年度的联盟工作,交流了明年的工作计划。浙大-湖州市现代农业蚕桑产业联盟理事长楼黎静对院校专家和三县二区各分联盟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予以了肯定,她对照本地专家的工作总结进行了自评打分,并要求各位本地专家在20日前完成文字总结和考核表填写等工作。鲁主任也指出,浙大-湖州蚕桑产业联盟的成立与开展工作,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对蚕桑产业现代化有力的模式,希望院校专家和本地专家一起探索提高,要找到能切实改变局面的方式。最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所长计东风研究员作了发言。他针对如何开展规模化养蚕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浙江大学农推中心 黄凌霞)   
  • 中心施明华老师赴南浔服务结对企业 2012-12-17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进一步提高生猪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切实做好冬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12月13日,中心施明华副教授赴南浔服务结对企业――南浔菱湖精鑫生态生猪饲养场,为企业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湖州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裴兰顺、湖州市现代农业畜禽产业联盟秘书长吴阿团、南浔区畜牧兽医局领导、畜禽产业联盟本地专家、区、镇农办负责人以及湖州南浔精鑫生猪养殖合作社的骨干养殖场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了结对技术服务活动。各养殖场就各自关心的猪口蹄疫、猪病毒性腹泻以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的防控问题提问踊跃,施老师就各疾病的综合防控要点以及合理免疫、疫苗选择时应注意的事项等一一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针对湖州南浔精鑫生猪养殖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设想,施老师表示将在合作社实行饲料统一配送;统一供精;粪污无害化处理;打造“精精”生猪品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最后,还与裴局长等一起进入猪舍,为养殖场解决实际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联盟结对活动,针对性强,真正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养殖场十分欢迎。通过联盟结对活动,必将带动南浔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升南浔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  (农推中心 施明华)   
  • 浙大―湖州市畜禽产业联盟年度工作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2012-12-13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12月11日下午,浙大―湖州市畜禽产业联盟在湖州白�洲大酒店召开了2012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畜禽产业联盟全体省级专家和本地专家,市畜牧兽医局朱建友局长、浙大南太湖农推中心有关领导到会指导。  会上,各位联盟专家交流汇报了2012年度在申报实施科技项目、研究转化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情况;各县区分联盟总结交流了联盟的工作情况和基本做法,以及畜牧成功典型案例;市畜禽产业联盟首席专家组长叶均安通报了市畜禽产业联盟2012年度工作基本情况,并对下一步本联盟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要求各位专家再接再厉,发挥自己专业特长,为湖州畜牧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市畜牧兽医局朱建友局长充分肯定了市畜禽产业联盟的工作。一是工作重点明确。年初制定工作计划,突出畜牧产业和专业优势,按计划开展工作;二是工作作风实。专家深入基层,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和产业发展瓶颈;三是工作结合紧。联盟工作与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与产业协会、畜牧学会工作紧密结合,联动性强;四是工作成绩优。专家团队技术力量强,服务主体面广量大,在示范带动、成果转化、产业提升等方面,工作突出,成效明显。最后,朱建友局长从湖州畜牧产业发展特点和明年畜牧工作重点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农推中心 叶均安) 
  • 推广秸秆青贮技术 保障湖羊产业发展 2012-12-07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全面推广农作秸秆青贮技术,进一步提高废弃农作秸秆利用效率,解决湖羊冬春季节饲料问题,增加养羊经济效益,促进湖羊产业持续发展,湖州市畜牧兽医局和市畜禽产业联盟于12月3日在长兴县吕山乡共同召开了湖州市秸秆青贮技术推广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及县区畜牧兽医局有关领导、市畜禽产业联盟本地专家、规模湖羊养殖场等共40多人。长兴县农业局副局长陈月扬、市农推中心有关领导到会指导。会议由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裴兰顺主持。  会议围绕“推广秸秆青贮技术,保障湖羊产业发展”主题,开展了现场参观、经验交流、技术报告等活动。参会人员现场观看了长兴县永盛牧业有限公司湖羊场芦笋茎叶青贮饲料制作的整个过程,听取了浙大―湖州市畜禽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叶均安研究员《关于芦笋秸秆青贮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报告,并在青贮现场,详细地讲解了青贮饲料制作的必备条件和具体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包括青贮窖建造、芦笋秸秆的粉碎、原料的压紧和密封,防霉防水等关键内容,并阐述了秸秆青贮技术推广的现实意义和作用。长兴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沐建煜交流了长兴县芦笋秸秆青贮技术推广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去年以来,长兴县充分利用大量的废弃芦笋秸秆,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变废为宝,2011年获得全省十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奖。  湖州有大量的废弃农作秸秆资源,目前利用率不高,而且直接喂用,应用时间短,影响利用效率。青贮饲料制作简单、营养高、适口性好,是湖羊的优质廉价饲料。因此,要求各县(区)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借鉴长兴县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大量的稻草、玉米秸秆、芦笋茎叶、茭白鞘叶等农作秸秆,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解决湖羊冬春季节饲草缺乏的问题,确保湖羊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推中心 叶均安)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施明华老师为全省规模猪场作专题报告 2012-12-05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中心教师施明华副教授应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邀请,于2012年11月26日在萧山宝盛宾馆举办的《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技术研讨会》上,给来自全省各地的规模养殖场70余位养殖场负责人和技术经理做了专题报告,主讲了《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控》,详细讲解了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综合控制及农业部《生猪腹泻疫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的具体解读。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到广西钦州市指导辣椒种植技术 2012-12-05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0月21日至26日上午,在钦州扶贫办公室的组织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主任、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和中心陈绍瑗副教授到广西钦州钦南区那丽镇殿艮村对80多辣椒种植大户进行了辣椒种植的技术培训,对辣椒的种植、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新型叶面肥的使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与钦州市扶贫办主任张炳东、钦南区扶贫办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     
  • 农推中心专家到广西宜州市指导农业循环经济 2012-12-05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0月21日至24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主任、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宜州市农业资源利用首席专家石伟勇和中心陈绍瑗副教授到广西宜州考察调研指导农业循环经济。  宜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吉阳出席调研座谈会,并向石伟勇教授一行介绍宜州市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和甘蔗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宜州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和甘蔗循环经济发展技术上的问题作了发言。  近年来,宜州市以优化资源利用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桑蚕产业,认真抓好广西蚕桑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确保桑蚕茧丝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桑园面积达到31.3万亩,共有14家茧丝绸加工企业、6家桑枝食用菌企业和3家蚕沙加工利用企业。2011年,全市年生产白厂丝2620吨,生产坯绸330万米,蚕丝被8万床,茧丝绸加工实现产值11亿元;年生产桑枝菌棒5020万棒,收集蚕沙进厂处理11.23万吨,生产生物肥3406吨,产值441万元;全市小蚕共育率达71.2%以上,优良品种推广率100%%。宜州市初步形成了“种桑养蚕―鲜茧收烘―缫丝―织绸”为主的桑蚕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宜州市还大力开发蔗糖资源循环利用,促进蔗糖业从资源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初步形成合理化分工、专业化生产、集中治污控污,形成蔗糖、糖蜜酒精、糖泥复混肥等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势头,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石伟勇教授在座谈时指出,近年来,宜州的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甘蔗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特别是宜州市与浙江大学开展市校合作以后,积极探索桑蚕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宜州桑蚕产业朝着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希望宜州市继续发展壮大桑蚕、甘蔗两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创新思路,努力在延长产业链、提高桑叶和蚕茧质量、保障原料蔗单产和品质以及强化企业清洁生产等相关环节上下功夫;要加强市校合作,共同探讨宜州桑蚕、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力争把宜州市上升为国家层面的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县,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提高产业效益、污染减控和节能减排。  在宜州市调研期间,石伟勇教授一行先后到宜州市桑蚕创意创新创造示范基地、宜州市甘蔗高产示范片、石别镇优质原料蔗基地、石别糖厂、庆远林场野生葡萄种植基地、广西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广西舜泉蚕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博冠纸业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并且邀请浙江一家生物质热电联产(利用桑枝、甘蔗渣、食用菌废菌棒、废树枝等废弃物燃烧后集中发电和供热)企业到宜州市考察投资可行性。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二区管委会副主任覃乃鹏,宜州市原政协主席罗启贵,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陈绍瑗,宜州市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  新闻链接:http://www.yzdzw.gov.cn/news/2012/1027/yzkx/205653.htm
  • 中心汪炳良教授获青田县“十佳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2012-12-03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11月30日,青田县委、县政府召开青田县人才工作暨科技大会,会议表彰了青田县“十佳优秀科技特派员”,中心汪炳良教授名列其中。据了解,此次青田县十佳优秀科技特派员的评选经过入驻乡镇推荐、青田县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进行工作实绩的量化打分,取最高总分前十名,经公示后,由青田县委、县政府表彰。汪炳良教授自2003年4月开始担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入驻青田县万山乡。10年来,汪炳良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实施科技项目,引进优良蔬菜瓜果品种、实用新技术,形成了以高山辣椒、高山西瓜为主导的山地蔬菜瓜果产业结构,并通过建立示范点、技术培训、实地指导,使优良新品种、实用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同时,通过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帮助注册产品商标,大大提升了万山乡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担任特派员期间,汪炳良教授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在万山乡山地蔬菜瓜果产业中推广,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348元提高到2011年的6881元,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分别在2006年、2010年荣获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并于2008年获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
  • 浙大湖州市蚕桑产业联盟德清分联盟培训班顺利召开 2012-11-19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根据浙大湖州市蚕桑产业联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德清蚕桑产业发展的具体需要,德清县农业局与浙大专家协商于11月15日-16日,在德清都乐商务宾馆举行了2012年蚕桑生产总结和2013年蚕桑科技和生产发展计划及蚕桑科技培训会议。会议由农业局副局长张水龙同志主持,农业局胡雪荣局长从提振信心、开拓思路、发展规模、服务蚕农几个方面阐述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希望与要求,经作站胡建平站长总结了2012年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和蚕桑生产主要数据,以及在2012年度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在2013年将积极推进“135”(饲养1000张蚕种,共育300张蚕种、建设50亩共育专用桑园)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蚕计划和推进县级蚕种储备制度等。湖州和德清蚕桑联盟首席专家、浙大农推中心鲁兴萌教授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蚕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现状,及蚕茧规模化生产相关生产技术案例等3个方面介绍了“养蚕业的现代化与规模化”。蚕桑站金杏丽同志介绍了德清蚕丝文化的历史、2012年蚕桑生产中的主要技术工作,以及今后德清蚕桑发展的重点等工作,来自德清蚕桑产区乡镇和村级蚕桑技术指导员约120人参加了会议与培训。此外,会议就2013年蚕种预订等工作开展了讨论和工作落实。 
  • 中心徐礼根副教授在世界屋顶绿化大会上作演讲 2012-11-19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世界屋顶绿化协会、世界屋顶绿化技术联盟、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2世界屋顶绿化大会日前在杭州召开,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加。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徐礼根副教授应邀在本次世界屋顶绿化大会中新(中国-新加坡)绿色地产论坛上作了“现代边坡绿化技术在屋顶绿化中的应用前景”的专题报告并作为演讲佳宾与法国、美国、新加坡的专家一道回答了听众的提问。他以自身十多年来在边坡绿化和屋顶绿化上的实践为依据,以图文并茂的PPT形式向与会者介绍了当今边坡绿化中先进的理念、机械化的工艺、快速化的施工、生态化的效果完全可以应用到当今屋顶绿化设计和施工中,提出该技术还能弥补传统屋顶绿化种植设计的某些缺陷,在今后我国大规模的屋顶绿化中可派上用场。其精彩的演讲引发了分会场300多位听众的浓厚兴趣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农推中心 徐礼根)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61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7/116 跳转到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农科创大楼
电话:0571-88982767 0571-88981152
传真:0571-88982767
Email:xnc@zju.edu.cn

浙大新农院公众号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旧版)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含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旧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科技厅 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4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含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