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网
    • ENGLISH
  • 首页
  • 基本概况
    单位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 实验技术队伍 科研创新团队 退休老师 招贤纳才
  • 基地平台
    试验基地 校设研究机构 校外合作基地
  • 科学研究
    学术进展 学术交流 成果转化
  • 社会服务
    科技特派员 农技推广 继续教育 对口支援 青创中心 新闻动态
  • 教科服务
    人才培养 劳动教育 教学服务 科研服务
  • 发展联络
    国际交流 捐赠鸣谢
  • 《新农村》
    基本情况

首页资讯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 交流合作
  • 交叉平台
  • 试验基地
  • 成果展示
  • 外设研究机构
  1. 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业适用品种和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2013-02-2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联盟核心专家2013年度工作研讨会在湖州召开 2013-02-2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3年1月31日下午,浙江大学湖州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联盟核心专家2013年度工作研讨会,在湖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召开。联盟省级和地方核心专家组成员共9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联盟首席专家严力蛟博士主持。在会上,严力蛟博士详述了联盟在2013年度的工作计划,提出联盟要在讲座和培训、参观考察、制定相关规定、撰写调研报告和对策建议、总结现有成功经验、开展专题研究以及进一步完善联系渠道等方面展开工作,并制定2013年联盟的成果目标。各位专家对工作计划展开讨论,并确定了具体的实施细节。同时,唐厚传副调研员对2013年的工作思路,从抓队伍建设、责任落实和业绩考核、建立以休闲观光农业重点主题的数据库、拓宽工作思路、形成工作亮点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研讨会初步确定了联盟2013年工作方向、方式方法、成果目标。新的一年里,联盟在做好理事会规定工作的基础上,将针对湖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档次低,雷同性强,产业链短,精致性差,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不强等特点,重点就产业转型升级、管理科学高效、机制体制创新、经营模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拓展,争取做出特色,突示亮点,取得比2012年更好的成效。                                                            (农推中心严力蛟老   供稿)
  • 严力蛟博士带队回访73011部队吴江农副业基地 2013-02-2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3年1月31日至2月1日,严力蛟博士带队回访考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1部队吴江农副业基地的建设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1部队吴江农副业基地(新)位于吴江市的南郊,部队高度重视新基地的建设,并于2010年邀请本中心严力蛟博士带领的规划设计团队进行了规划,于2011年1月23日在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军部汇报成果,圆满结题。该规划是以学校的名义为部队免费提供服务,是“军校共建、合作双赢”的又一个成果。本次回访,是应吴江农副业基地的邀请。专家团队在考察新基地建设现状以及听取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意见和反馈的基础上,对规划调整、苗木移栽、道路和桥梁建设、外围景观设计、建筑单位设计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答应在近期内完成规划的修编。(严力蛟老师   供稿)
  • 寒假期间中心教师叶均安研究员下基层服务羊业生产 2013-02-2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寒假已经开始,农推中心教师叶均安研究员在2月1日至7日连续几天下基层指导羊业生产技术。根据长兴县正昌羊业公司业主李正秋提出评估饲料投入―增重最佳效益要求,叶均安研究员以体重25公斤左右的湖羊,设计了日增重200克、250克、300克、400克的日粮配方,并将日粮制成颗粒料、定量饲喂,评估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以期获得最佳的饲养效益,为湖羊的高效阶段养殖模式提供依据。另外,由于大多数湖羊养殖者认为豆腐渣是养殖湖羊的必备饲料,因此,随着湖羊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豆腐渣价格也逐年递增,根据营养/价格(性价)比,300元/吨的豆腐已比普通豆粕贵了,这是湖羊养殖者的认识误圈,不利于农民增收增益;由此李正秋提要求,帮其设计了无豆腐渣的母羊日粮。在叶均安研究员的帮助下,目前正昌羊业的湖羊养殖中不管是肉羊肥育还是母羊已很少饲用豆腐渣,对于逢勃发展中的浙江湖羊养殖业来说,长兴县正昌羊业的湖羊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示范意义、值得同行借鉴。对长兴县上大羊业公司离地平养的山羊进行调研,发现圈养的肥育山羊、妊娠母羊均用一个日粮配方,每只山羊的饲料成本达1.91元/日,肉羊增重效果一般、而个别妊娠母羊的健康还存在问题,通过对原有日粮进行分析研究,叶均安研究员分别提出了营养更趋平衡的肥育肉羊日增重150克、妊娠母羊日粮配方,饲料成本分别降至1.3元/日、1.4元/日,为显著提高山羊养殖效益提供了技术帮助,深受业主好评。对长兴县永盛牧业公司的青贮芦笋质量进行了检测、提出了在湖羊养殖中的应用方法。会同吴兴区政协姚志凌副主席考察、指导吴兴区八里店镇紫金桥村明峰湖羊合作社湖羊日粮配制技术。(叶均安老师   供稿)          会同吴兴区政协姚志凌副主席考察、指导明锋合作社湖羊生产     
  • 农推中心宋文坚副主任、动科院刘建新院长赴龙泉考察指导 2013-02-0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1月29日,农推中心宋文坚副主任、丽水市养殖首席专家、动物科学学院刘建新院长赴龙泉考察指导工作,丽水市畜牧局高跃副局长、龙泉养殖首席专家张金枝副研究员、龙泉畜牧局叶树生局长等一起陪同考察。先后考察了龙泉市振亮养兔合作社和兰巨乡养羊合作社,了解獭兔养殖和山羊养殖的目前的效益和技术难题,对龙泉发展特色草食动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龙泉通过引进南江黄羊改良本地山羊本品,使山羊的体型外貌、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均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养羊的收入和效益。     
  • 中心教师赴南浔参加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年度工作会议 2013-02-0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3年2月2日,应湖州蚕桑联盟加盟专业合作社――湖州南浔尚豪蚕桑专业合作社和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的邀请,农推中心朱祥瑞、屠振力和黄凌霞老师一行赴湖州南浔辑里村参加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2012-2013年度工作会议。  会上,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明华代表研究会做了2012年工作总结报告以及2013年工作计划介绍。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成立的一年时间里,从基地建设、平台搭建、开展交流和扩大影响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辑里湖丝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显著地贡献。2013年研究会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更加全面地开展各项工作。  在讨论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时,与会嘉宾纷纷提到了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互相结合的重要性。研究会也表示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计划积极推进与浙江大学的协商合作。随后,湖州南浔尚豪蚕桑专业合作社与中心黄凌霞老师在会议上签订了《湖州辑里桑叶茶产品研发》的技术开发合同。该项目将由浙江大学农推中心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合作社进行湖州辑里桑叶茶产品研发,并创立辑里桑叶茶品牌。  (农推中心黄凌霞  供稿)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行全体教师大会 2013-02-03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3年1月30日下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华家池校区中心大楼南楼410室举行全体教师大会。农推中心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全体教职工50余人出席了会议。大会由中心副主任袁康培主持。  首先,中心副主任宋文坚向与会教师介绍了四位新同事。接着,对中心2012年度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袁康培副主任宣读了表彰文件,中心领导班子给先进工作者颁发了证书。  随后,中心副主任宋文坚向与会教师作2012年工作总结报告。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心工作在各方面稳步开展,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加强队伍与制度建设,提升中心内部管理能力。在外延队伍建设方面,聘请农业技术推广特聘研究员、农业技术推广特聘教授。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横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队伍发展规划方面,2015年计划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I类岗位编制规模70人,计划三年每年转岗教师2人,出站博士后2人的队伍发展规划,并已得到学校初步认可。内部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坚持中心办公会议制度,重要决定、重要信息均需通过中心审核。二是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完成产业发展规划或调研报告20余份,引进新品种168个、新技术80余项,示范推广面积近40万亩,实施省部级项目4项,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梳理中心社会服务脉络,形成服务三农平台。建立中心教师社会服务档案,赴各合作单位调研,明确下步工作目标,加强沟通对接,扩展服务范围。以项目为纽带,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2012年有5人被推荐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6人被推荐为团队科技特派员。四是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提升中心综合服务竞争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有新进展,顺利完成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个项目 “东南沿海地区大学农业科技服务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立项工作,项目总经费762万元,为进一步凝练中心的发展方向,提升中心的综合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五是以品牌项目建设为核心,打开培训工作新局面。重点做强做大“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与“现代农业高级研修班”两个品牌项目建设。借助农商会、农博会等平台做好科技成果影响。七是以人为本,打造和谐中心。顺利完成了教师职称晋升工作,2012年有1位教师晋升为农业推广研究员,1位教师晋升为农业推广副研究员。主动参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2012年有3位教师获得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  最后,鲁兴萌主任提出农推中心2013年工作要点。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需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和考核等机制和制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质量内控、后勤保障等方面着手,建设培训品牌。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对中心内部成立专业分中心、行政管理出台相关制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为全省欠发达乡镇发展尽心尽力。要围绕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 我中心教师徐海圣副教授被聘为湖州市太湖蟹养殖专家委员会主任 2013-01-30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为促进湖州太湖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湖州太湖蟹养殖科技含量,日前湖州市农业局成立了湖州市太湖蟹养殖专家委员会,成员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专家组成,我中心教师徐海圣副教授被聘为湖州市太湖蟹养殖专家委员会主任。        湖州历来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目前河蟹产业初具规模,已成水产养殖主要品种。据市农业部门统计,到2012年底,全市河蟹养殖面积4.5万亩、河蟹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达4亿元,平均亩产量60公斤以上、平均亩利润可达5000元,已成为湖州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主选养殖品种之一。 (徐海圣老师 供稿)
  • 湖州市水产产业联盟在长兴召开2013年工作会议 2013-01-30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3年1月24日下午,湖州市水产产业联盟在长兴县和平镇神塘专业合作社召开了2013年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2名高校院所专家和本地农技专家,14家水产养殖企业(合作社、园区)业主代表共26人,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农推中心副主任王人民教授和长兴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聂式忠两位领导莅临指导。   会议首先传达了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2013年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了2012年度水产产业联盟先进个人,讨论并布置了水产产业联盟2013年度的工作任务,重点是围绕河蟹、中华鳖、青虾和黄颡鱼等主导品种开展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做好专题调研和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科研推广项目的实施,服务于科技示范基地和养殖单位,努力为湖州水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王人民教授和聂式忠总农艺师对水产产业联盟2013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   会上,还举行了水产产业联盟科技示范基地的授牌仪式,并与14家基地业主代表进行了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与交流。 (徐海圣老师 供稿)
  • 我中心5位教师获湖州农民学院优秀特聘教师称号 2013-01-30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2年度湖州农民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总结表彰会于2013年1月21日在湖州市埭溪孔雀山庄举行。会议对优秀结对教师进行了表彰,我中心袁康培、徐海圣、严力蛟、马有智、林嘉等五位教师被授予湖州农民学院优秀特聘教师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马有智老师代表优秀结对专家就高校教师如何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进行了发言,提出了应加强相关产业创业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强化生态意识,经济社会效益并举;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效益等措施。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马有智) 
  •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山分中心成立 2013-01-29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2013年1月24日上午,在中心教师廖敏副教授前期的有效沟通和推动下,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山分中心在象山农林局举行了成立的签约和授牌仪式。签约授牌期间出席的浙大方人员有学部主任张国平教授、农推中心鲁兴萌主任、宋文坚副主任、毛碧增研究院、廖敏副教授及陈绍媛副教授,象山方出席的有包括以象山县副县长孙小雄、农林局局长林曙光等为代表的县政府、县农技推广基金会、县农林局、县农产办、县科技局、县环保局、县供销社、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农发基金会、县商务局、县农机局、东陈乡政府、贤庠镇政府、枫康公司、龙兴公司等部门和企业36人。期间,农推中心鲁兴萌主任和象山县农林局局长林曙光分别代表浙江大学农推中心和象山县农业产业办公室签定合作成立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山分中心的协议,并由孙小雄副县长和张国平学部主任一起进行了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山分中心成立授牌活动。分中心主任由象山县农业局李国雷同志担任,副主任由中心廖敏同志担任,分中心办公地址在象山县丹西街道蓬莱路305号县科创园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运转经费由象山县每年财政给予15万元补助。分中心重点将从当好校企科技合作“红娘”、当好科技咨询服务“中间人” 、促进成果转化、做好产业服务对接等四方面服务于象山县的农业产业和农业企业,促进象山县的农业高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签约和授牌活动期间,参加代表一行参观了毛碧增研究员的铁皮石斛研发基地贤庠枫康公司,廖敏副教授的循环农业东陈龙兴公司研究基地及文杰白鹅养殖基地。并热烈开展了象山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研讨会紧紧围绕象山县农业产业化展趋势、现状、机遇等方面开展,最后由孙小雄副县长和张国平学部主任对象山县与浙江大学农业领域合作做了总结和指示。标志着浙江大学农推中心服务地方又有了一个区域性平台,有效辐射象山及周边地区。     下午,借着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山分中心成立契机,分中心组织了象山县农业战线的农技人员、乡镇分管领导、大型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负责人约130人开展第一次活动-农口读书,读书会上廖敏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象山分中心的基本情况,鲁兴萌主任为与会人员做了《农业现代化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讲座,反响良好,标志着象山分中心在象山的起步工作有了个良好的开端。    (廖敏老师 供稿) 
  • 中心陈安国教授为全省规模猪场的技术骨干作专题报告 2013-01-2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中心教师陈安国教授于2013年1月5日在金华豪森假日酒店举办的《大北农畜牧业智慧论坛》上,给来自全省各地的规模猪场共300多位技术骨干作了《规模猪场源头减排关键技术探讨》专题报告,详细讲解了当前规模猪场所面临的困境、从动物营养与调控途径减排、从养殖设备与设施优化途径减排和应用新型养殖模式减排等关键技术,并进行了现场答疑互动。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陈安国)   
  • 中心朱金文副研究员为长兴农技人员培训 2013-01-2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近年来,湖州地区苗木产业发展迅速,长兴等地的苗木基地面积超过了20万亩,已成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但是,一年四季苗木地杂草危害十分严重,人工除草的成本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12月12日,湖州地区花卉苗木产业联盟邀请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药所 朱金文副研究员,在长兴县泗安镇为长兴、德清、安吉等地林业技术人员和苗木种植大户60多人举办了“苗圃地化学除草培训班”,并发放了技术资料。学员们感到收获很大,并期望今后开展进一步的项目合作和示范推广工作。    (农推中心 朱金文)
  • 下基地 到田头 谋划新年工作 建设“美丽中国” 2013-01-17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 ―记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2013年工作研讨会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专章论述了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为我部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执行好教育部“东南沿海地区大学农技推广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根据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2013年的工作计划, 1月11日-12日,我部教师赴江苏锡山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华西村和湖州南浔调研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校地合作以及农技推广“1+1+N”模式,商讨本部门2013年的工作重心。农推中心宋文坚副主任到会指导。我部教师首先参观了锡山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听取中心首席专家农学院舒庆饶教授和我部傅俊杰副研究员的介绍,中心是锡山区政府与浙江大学2010年在无锡现代农博园内共建的全市首个生物农业研究中心,重点在生物农业领域与锡山区开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孵化和示范推广等工作。随后,考察了无锡现代农博园的鼎汉(台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和新春园艺凤梨生产基地。12日上午,我们前往“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取经学习,实地参观了华西村与浙大合作的实验基地。下午,到湖州南浔鼎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渔达果蔬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了农技推广联盟“1+1+N”模式以及精品园区建设等事项。经过实地考察和大家商议,明确了我部2013年的工作重点,大家一致达成以项目为核心的团队合作模式以及定期工作汇报的例会制度。“下基层,到田头”,拓宽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了校地间的沟通,为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   (生态环境工程与规划部  毛碧增供稿)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62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7/117 跳转到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农科创大楼
电话:0571-88982767 0571-88981152
传真:0571-88982767
Email:xnc@zju.edu.cn

浙大新农院公众号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旧版)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含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旧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科技厅 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4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含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 技术支持 :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