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浙江大学农业战略与乡村规划研究中心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新农院试验站办公网 作者: 时间:2025-10-22 阅读量:10

10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会上公布了2025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贵州黄岗村、四川基卡依村、江苏东罗村、浙江荻港村入选。截至目前,我国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9个。 

2003年“千万工程”开始,浙江大学农业战略与乡村规划研究中心先后与多个乡村开展合作,持续探索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其中包括2021年首批入选“最佳旅游乡村”的浙江余村,2023年入选的浙江下姜村与甘肃扎尕那村,以及此次新入选的浙江荻港村。

余村

2008年,浙江大学严力蛟教授团队主持《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并于2010年参与完成建设评估报告。其中余村作为首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规划提出“进一步开展河道整治工作,建立村庄环境长效保洁机制;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经营与发展,打造休闲旅游强村”等思路,推动精品乡村建设落地。湖州等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索推动2011年浙江省启动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的提出,2013年全国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扎尕那村

2010年,浙江大学严力蛟教授、黄璐博士主持完成《甘肃省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三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担任规划评审专家组组长与副组长,认为该规划“是一个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的规划”。期间以扎尕那村为研究对象,发表《甘肃省迭部县扎尕那生态人居多层次景观空间解构》《基于景观格局理论和理想风水模式的藏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等研究成果,解析藏族聚落景观空间,助力生态保护与农文旅融合发展。2017年,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与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同批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姜村

2025年,在“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大背景下,浙江大学与淳安县下姜村开展山区海岛县结对帮扶行动,立足淳安文旅产业转型与农业发展需求,结合生态、环境、产业等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综合服务团队,以“课题引领、技术赋能、人才支撑、产业融合”为核心,提供系统化研究与项目化落地服务。目前浙江大学王珂教授、黄璐副研究员团队正在开展淳安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研究、淳安农文旅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等工作。

图片来源于2025918日浙江大学新闻稿《校领导赴淳安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荻港村

2022年,浙江大学黄璐副研究员团队与荻港村开展合作,设立湖州市“低碳乡村”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工作室。团队聚焦“桑基鱼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千年历史传承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发表系列论文,在国际景观生态学会议、景观可持续科学国际论坛上向全球推介,同时依托工作室安排在校研究生参与湖州青年入乡活动,协助荻港渔庄升级研学课程体系,为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咨询建议。

下一步,浙江大学农业战略与乡村规划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乡村合作,依托浙大跨学科产学研平台优势,以城乡统筹谋划乡村高质量发展,强化技术转化与学科协同,为全国乡村建设提质、共同富裕推进持续贡献“浙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