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王建军指出,在“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院站需要以“三重大一顶尖”为指引,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奋力实现“全球第一、全球唯一”的突破,孕育出标志性成果,更要以这些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动力,全面驱动科研事业提质增效、技术创新勇攀高峰、成果转化畅通无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精准落地。
副院长、副站长师恺指出,“十五五”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机遇期,院站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坚重难点问题,产出“有用、管用”的科研成果,具体可通过两项行动落地见效:一是 “上天入地”开源,通过主动担当的姿态争取政策倾斜与项目资源,在机遇中育新机、在挑战中求突破,为科研攻坚筑牢资源底座;二是 “入地上天”造星,提炼典型案例的技术内核与服务逻辑,梳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路径,明确技术支撑的关键节点。通过校内外宣传推介,让“接地气”的成果被看见、被借鉴,既彰显科研价值,也为更多科研人员提供“从需求中来、到应用中去”的示范。
副院长李铁林介绍科研成果现状,并提出未来将联合企业紧扣地方产业需求,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副书记张士良表示,院站下一步将围绕农科发展主轴,锚定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定位,通过联动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激活三支队伍效能、提升四大平台能级,重点推进新品种推广等五项核心任务。
会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教师骨干等就破解院站科研发展瓶颈问题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要立足“有组织的科研”与“有温度的服务”,以标志性成果、全链创新能力、高水平平台为核心目标,构建 “科研 —转化 —服务”闭环体系;同时需紧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使命,面向 “十五五”谋篇布局,高质量推进学校科研创新事业发展,为农业强国战略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