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农业试验站实验技术人员的新发展格局,9月26日,首届“追新逐高,向未来”农业试验站农业实验技术创新论坛在紫金港校区观通楼顺利举办。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试验站党委书记、农业试验站副站长王建军,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徐惠荣,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双专)李冉作为院站领导与点评专家出席论坛。
首先,徐惠荣副站长介绍了举办农业实验技术创新论坛的背景,指出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是实现学校提出的“农业试验站要建设成为浙江大学农科发展的金名片、大平台和综合服务站”高目标的关键之举,并介绍了创新论坛总体安排与要求,解释了创新论坛主题“追新逐高,向未来”的含义,是希望大家面向未来,在高质量服务师生过程中,实现共同超越。
王建军书记致辞并宣布论坛正式开始。王书记强调,试验站向来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一直在探索有效的举措来促进实验技术人员在做好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快速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上学期就已开始筹划举办农业实验技术创新论坛。
王建军书记寄语,未来农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希望试验站这支紧密对接师生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切实利用好每次学术交流机会,取长补短,共谋发展,在学校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断以科学家精神和“求是创新”校训作为奋进的不竭动力,在立足岗位做好服务的同时不断追新逐高,向未来农业迈进,多多涌现出一批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的“大地专家”。
目前,试验站实验技术队伍有正高级职称1位、副高级职称2位,中级以上职称超过半数,基础良好。会上,农业科技创新试验中心齐振宇、冯晓晓、杨平老师以及长兴农业试验基地武家豪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科研服务创新,依次作了交流报告。
齐振宇老师结合服务试验站设施区温网室十多年积累的管理工作经验以及创新服务思考,作了关于《温室加温与节能》的报告,聚焦浙江省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受低温严重影响的现状,深入系统地分析不同加温与节能技术的特性,成功探索出了适宜本省不同条件下设施园艺作物生产的加温方式与节能技术,也引起了与会人员更多启发与思考。
冯晓晓老师结合自身专业以及多年来服务师生作物病虫害检测与防治工作方面的经验成果,作了关于《浙江省农作物新发疑难病害识别》的报告,从近几年浙江省蔬菜品种繁多、病害不清、病原不明、防治难度大等问题切入,系统梳理了蔬菜常见新发疑难病害,为病害精准防治提供基础支撑。
杨平老师总结了近几年在华家池设施区的服务管理工作经验,结合自身思考作了关于《科研设施大棚高效利用技术初探》的报告。报告指出秋季番茄面临连作障碍以及适宜栽培时间短等问题,深入分析通过克服连作障碍技术、优化肥水管理技术、有效延长秋季番茄栽培时间等途径提高科研番茄材料获取率的可行性。
武家豪老师作了关于《果树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以梨和杧果为例》的报告。作为新进教职工,他总结介绍了前期开展的梨和杧果的遗传转化工作,并针对目前果树转基因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以及后续工作方向。
参会老师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互动,点评专家结合汇报人的报告内容与其工作岗位进行了点评,指出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服务过程中师生面临的且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敢于分析超过自身知识储备的新型问题,要精于解决那些重要、紧急的实用型问题,要勤于总结前期的实践经验并转化为实验技术方法与成果。
最后,徐惠荣副站长总结表示,这次首届创新论坛举办是成功的,4位老师的报告都用心准备,通过创新论坛分享实践、增进了解、实现价值,相信大家会越来越好,并为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此次论坛由农业试验站教学实训中心主任金蓉主持,20余名实验技术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