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教师徐海圣领衔起草的湖州南太湖毛脚蟹养殖市级地方标准出台

来源: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文网 作者: 时间:2013-09-10 阅读量:355

  毛脚蟹尚未开捕,标准已经捷足先登。827,湖州市第29个市级农业地方标准规范---《湖州南太湖毛脚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于日前出台。

  该标准由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等单位提出、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徐海圣老师领衔起草,由湖州市质量技监局发布。作为湖州市第一个太湖河蟹养殖规范,该标准蕴涵着多个第一。首先,第一次提出了“湖州南太湖毛脚蟹”的名称,并从区域、重量等方面作出了科学、准确的定义。即指在湖州南太湖区域内养殖的,雌蟹个体重达100以上,雄蟹个体重达150以上的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其次,第一次总结提炼了太湖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要求。形成了一套符合湖州市本地实际、切实有效的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如塘底种植水草、放养螺蛳,混养鱼虾、利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并推行设备增氧、控制放养密度、适时上市等新技术和环境友好型健康养殖新模式等。再次,第一次明确了产品规格要求。特级品雄蟹重量达到250/只以上、雌蟹重量达到175/只以上,分别比阳澄湖大闸蟹同等规格提高5025,充分体现了南太湖毛脚蟹“个大体肥”的特色。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预示着今后南太湖毛脚蟹养殖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扩大养殖规模,而且在技术上要突出“资源循环再生、饵料合理利用、水质自我调节、病害生态防治”的池塘生态养殖特点,最终在产品品质上充分体现出“个大体肥,背青肚白,金爪黄毛,膏红味美”的特点,让一向低调的湖州南太湖毛脚蟹以“大蟹”+“好蟹”的形象展示于世人。

(徐海圣  供稿)